让孩子过个快乐的假期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潘抒捷
暑假到了,本该轻松快乐的假期,却被一些自媒体博主描述得非常可怕。他们在短视频平台上炮制所谓的名师忠告,宣称不只是幼小衔接、小升初、初升高等关键节点,每一年的暑期都“很重要”“易出问题”,只要不努力,差距就拉大。然而,一番说教之后,这些博主话锋一转就开始卖书、卖课。
观看这类视频,自媒体博主无不苦口婆心地告诫“小学三年级的暑假最关键”“初二年的暑假是转折点”“开学就要高三的孩子暑假别再玩了”,一本正经地提醒“外语要提前学”“奥数是敲门砖”“文言文是分水岭”。言谈中似乎展现了对学生群体的殷殷关切,但文案言之凿凿地断定暑假不安排学习开学必会掉队,尤其是夹杂“被甩掉”“输在起跑线上”“别人家的孩子这么学”等话术,实际上在刻意制造教育焦虑,以达带货获利之目的。
为何以关爱孩子之名行焦虑营销之实,能够屡屡得逞?从家庭层面看,的确有不少家长在望子成龙的心态下热衷于“鸡娃”,提前抢跑;另有一些家长受从众心理影响,盲目跟风;其他家长即便有正确判断,知晓背后的逻辑漏洞,终究拗不过这样的环境与氛围,最终陷入起跑线、冲刺线不断前移的恶性循环。从社会层面看,一些短视频平台奉行流量至上的运营逻辑,即使贩卖焦虑的爆款视频“有毒”,往往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甚至助推其病毒式传播。当然,指责家长处处内卷、平台推波助澜、创作者如蝇逐臭之余,也应该认识到,一些地方还存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、评价体系较为单一等问题。
近期,教育部办公厅就发布通知,要求各地要保持工作力度不减、韧劲不松,努力巩固学科类培训治理成果,深化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监管,严防严查违法违规开展线上培训和广告宣传等问题,切实减轻假期负担。当然,有关部门除了保持高压态势治理制造教育焦虑的乱象外,还应加快校际均衡发展、推进师资均衡配置、缩小办学质量差距、完善教育评价体系等,从根本上缓解教育焦虑。
让贩卖“暑假焦虑”偃旗息鼓,还需各方努力。相关平台对于煽动情绪、违规卖课等行为,一方面要严把审核关口,整治违规账号,下架不良内容,营造清朗的网络舆论空间;另一方面应利用大数据算法推荐,鼓励引导创作者制作符合教育规律的高质量内容。家长更应及时转变教育观念,认识到教育无法一蹴而就,违背规律一味施压,可能会适得其反。假期本就是劳逸结合的窗口阶段,关注孩子的性格特点、兴趣爱好,带着他们跳出课本、走进社会,才是正确打开方式。